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信息公开>>今日遂昌>>最新动态

绿水青山“铸”富农
——遂昌“六大战役”工作盘点之农民增收“持久战”
时间:2018-01-23 来源:遂昌县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:见习记者 叶艇 通讯员 罗陆红 编辑:王飞

  十九大报告指出,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,必须始终把解决好‘三农’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。”2017年初,我县提出要重点打好“农民增收”持久战。那么,绿水青山如何助推乡村振兴?生态禀赋如何促进农民增收?一年时光,遂昌给出了自己的答卷。

  一年来,我县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绿色生态发展战略,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,全面落实各项惠农富农政策,积极谋划和强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,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,有效促进了我县农民的持续增收。2017年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0元,同比增长10%,全市排名第四。

  生态产业助惠农

  日前,在垵口乡徐村村低收入农户刘陈强家中,2016年冬养殖的10桶中蜂,经过1年多的繁殖,如今已翻了个番,“衍生”出24桶中蜂。“再过几个月,这些中蜂产出的蜂蜜可以有3万多元的收入,可以说是我养家糊口的倚仗了呢。”看着一个个蜂桶,刘陈强希望满怀。

  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到如今的中蜂养殖户,从曾经的低收入农户到现在的增收不断,刘陈强的变化离不开我县实施的种种惠农措施。今年以来,为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,我县大力发展各项生态产业,其中将中蜂产业作为实现省委“两消除”要求的重要途径和主攻方向,整合相关项目资金,强化政策引导加以扎实推进。“我们在新路湾、柘岱口、黄沙腰、垵口等多个乡镇都实施了‘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’计划,利用中蜂产业助推农民增收。”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
  一年下来的成绩不可谓不精彩。据统计,2017年,依托“十箱万元”,我县共带动了2300余户农户增收,其中有760户低收入农户开始养殖中蜂,养殖量8200余箱,户均增收8000余元。“除此之外,我们还在茶产业、果蔬产业继续‘深耕’,依托我县优质的自然禀赋,以《发展健康农业三十六条》为轴心,为我县农民谋福利。”

  坐落在云峰街道刘坞村的黄岩坑茶山,是我县农民刘叶萍一家的生计所在。“今年3月初第一批茶叶开采后,我和我丈夫已经在茶山上忙碌了近9个月,虽然辛苦,但心里却觉得很满足。”刘叶萍告诉记者,她的这片茶山,种着土茶、龙井、乌牛早、迎霜等近10个品种,年产茶青10多万公斤,茶叶约2.5万公斤,年总产值达200多万元。

  刘叶萍只是我县茶产业惠农的一个小小的例子。“茶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县的优势产业,为了做大做强该产业,我们出台《茶产业振兴计划》,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助力农民增收。”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今年仅茶产业一项,我县完成产量1.09万吨,实现产值5.59亿元,同比增幅9.6%。纵观全县,各项生态产业的不断发展,不仅鼓了群众的“腰包”,也为我县谱写了生态惠民新篇章。

  农家乐里谋富农

  作为遂昌最“高”的村庄,高坪乡箍桶丘村距离遂昌县城约65公里,村庄海拔950米,山高路远,曾经是“穷乡僻壤”的代名词。

  令人惊叹的是,如今,依靠开办农家乐,箍桶丘村的村民坐在家里就能轻松赚钱,全村月入更是高达百万。据了解,自2017年7月6日迎来当年第一批高山避暑游客后,截至8月25日,高坪乡箍桶丘村的40户农家乐680个床位在50天时间里,累计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,营业额达200多万元。与此同时,村民们也搭上了农家乐致富“快车”,一个个都鼓足了“钱袋”,实现了大幅增收。

  从穷乡僻壤到美丽经济,这样的转变得益于我县农家乐民宿产业的快速发展。2017年,我县利用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的良好契机,积极探索,大胆实践,以农家乐民宿村(点)建设培育、规范提升为抓手,全面发展农家乐民宿产业,全力助推农民增收。

  诗里湖山、逸境·琴、悠然居……如今,漫步在遂昌的青山绿水间,一间间精品民宿仿若绿野上的明珠,点缀着这座绿谷中的山城。53岁的张大爷是湖山乡一位普通农民,以前,靠着四处打零工,一年下来也没多少积蓄;现在,靠着在村里的民宿打工,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。“我现在每月领的‘工资’,不仅足够吃喝,还能省下不少呢。”张大爷说。

  截至目前,我县农家乐村(点)达86个,经营户578户,2017年共接待游客507.5万人次,同比增长21.7%,综合收入10.18亿元,同比增长31.8%。农家乐民宿产业的快速发展,不仅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了“强心剂”,也让我县众多农民圆了致富梦。

  

分享到: